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易腐垃圾厌氧产沼处理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运行管理、安全与环境管理及监测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农村地区易腐垃圾的厌氧产沼处理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Rural Putrescible Waste Anaerobic Biogas Treat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314-2021《农村易腐垃圾厌氧产沼处理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农村地区易腐垃圾处理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厌氧发酵技术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预处理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进入厌氧消化系统的原料需经过严格的预处理。这包括但不限于去除杂质、破碎、均质等步骤。目的是确保原料能够均匀地进入反应器,并提高后续厌氧发酵的效果。例如,对于含有大量木质纤维素的材料,需要适当粉碎以增加表面积,从而加快降解速度。
反应器运行参数
关于厌氧消化池的操作条件,标准给出了具体指导。如温度控制在35℃至55℃之间为宜,最佳范围是38℃至42℃。这是因为在这个区间内,甲烷菌群活性最高,可以有效促进沼气产量。同时,pH值应维持在6.8到7.5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微生物生长。
沼渣沼液综合利用
标准强调了沼渣和沼液作为副产品的价值。沼渣可用作有机肥基料,而沼液则可以直接还田或者进一步加工成液体肥料。这不仅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还减少了化肥施用量,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与生态环境。
安全防护措施
鉴于厌氧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标准特别提出了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比如,在建设与维护过程中要防止有毒气体泄漏;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后上岗;定期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无损等。
环境监测与评估
为了保证整个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标准规定了必要的环境监测项目及频率。包括但不限于对进出水水质指标(如CODcr、BOD5)、废气排放浓度(如CH4、CO2)以及噪声水平等方面的持续监控。此外,还需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制度,以便日后追溯分析。
以上就是关于DB33/T 2314-2021《农村易腐垃圾厌氧产沼处理技术规范》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科学规划、规范操作、高效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