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蓝膜下滴灌节水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术语和定义、灌溉系统设计与安装、播种前准备、田间管理、收获及灌溉系统的维护等。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进行甘蓝种植的节水管理。
Title:Cabbage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Water-sav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 347-2021 甘蓝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甘蓝种植中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实施。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张家口市范围内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的甘蓝生产。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作物种类,确保技术推广具有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膜下滴灌”、“节水灌溉”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膜下滴灌”是指将地膜覆盖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灌溉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 灌溉系统设计:
- 滴灌带布置:要求滴灌带应铺设在垄沟中央,间距保持在30cm左右,确保每株甘蓝都能均匀接受灌溉。
- 压力调节:系统工作压力需控制在0.1MPa至0.15MPa之间,以保证滴头出水量稳定。
4. 灌溉制度:
- 灌溉量:根据土壤湿度监测结果确定灌溉量,通常每次灌溉量为10mm至15mm。
- 灌溉频率:苗期可适当减少灌溉次数,进入莲座期后增加至每3天一次,结球期则需每天灌溉一次。
5. 田间管理:
- 覆膜时间:建议在播种前7天完成覆膜作业,以提前提高地温并抑制杂草生长。
- 施肥管理:结合灌溉施用肥料,氮磷钾比例约为2:1:1,注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板结。
6. 病虫害防治:强调通过合理的灌溉措施预防病害发生,如湿度过高易引发黑腐病等问题,应及时调整灌溉策略。
以上条文体现了该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升甘蓝种植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