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作业准备、海底重力观测、质量控制及资料整理与提交。本文件适用于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工作,其他类似区域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rine Gravity Measurement in Shallow Sea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355—2021《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发布实施。该标准适用于山东近海区域的海底重力测量工作,为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以下是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海底重力测量”、“重力异常”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海底重力测量”是指在海洋底部进行的重力场观测活动,目的是获取海底重力数据以用于地质构造研究或资源勘探。
2. 测量仪器与设备:规定了使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重力仪等设备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重力仪的选择,要求其精度等级不低于II级,并且需要定期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3. 测量方法与流程:明确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处理整个过程的具体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测区范围、布设控制点、实施现场测量以及数据后处理等内容。特别强调了要根据实际地形条件调整测量方案,确保覆盖全面且精度达标。
4. 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多项质量保障措施,如设立独立的质量检查小组、采用双人复核制度、设置数据审核环节等。同时要求所有参与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以提高整体作业水平。
5. 成果提交规范:规定了最终提交的报告应包含哪些内容及格式要求。其中包括项目概况、技术路线、主要成果展示(如图件、表格)、误差分析以及结论建议等方面。此外还要求附上相关的原始资料作为支撑材料。
6. 安全环保要求:考虑到海上作业环境特殊性,在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作业期间应配备足够的救生器材;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废弃物,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指导,而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强的技术标准,有助于推动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类似工作的规范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