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1∶250 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工作内容、技术要求、成果编制及提交等。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1∶250 000比例尺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Hydrogeological Survey at Scale 1:250,000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336—2021《1:250 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是山东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全省范围内1:250 000比例尺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该标准对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以及成果提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对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调查目的与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1:250 000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区域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调查范围应覆盖整个目标区域,并需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还强调了调查工作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
在基础资料收集方面,标准要求广泛搜集已有的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图、地质图、气象数据、地下水监测记录等。对于新采集的数据,则需要通过野外实地勘查获取,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特别提到要重视历史文献中关于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的信息,这对于评估当前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标准详细规定了多种常用的调查手段,如钻探取样、物探测量、遥感影像解译等,并对每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作出了具体说明。例如,在采用钻探取样时,要求钻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值,且取样间隔需符合相关规定;而使用电法勘探时,则需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最终结果的有效性。
成果表达形式
关于调查成果的表现形式,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所有的图表资料都必须按照统一格式编制,并附带详细的说明文字;其次,对于重要的发现或异常现象,应当单独列出专题报告加以阐述;最后,所有提交的文档均需经过严格审核后才能正式发布。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成果的质量,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应用。
数据库建设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调查获得的信息资源,标准还专门设立了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条款。它建议建立一个集中式的数据库系统,用于存储各类原始数据及其衍生产品。同时,还鼓励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促进跨部门之间的协作交流。
综上所述,《1:250 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实施再到成果发布的全过程,而且在每个环节上都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南。这为我们开展高质量的水文地质调查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标准,共同推动我国水文地质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