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近海产卵场、索饵场调查评估的技术要求,包括调查内容、方法、数据分析和评估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近海区域产卵场和索饵场的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Offshore Spawning and Feeding Grou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325—2021《近海产卵场索饵场调查评估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近海产卵场和索饵场的调查与评估工作。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规定了“产卵场”是指鱼类、虾蟹类等海洋生物繁殖后代的重要场所;“索饵场”则是指这些生物觅食的主要区域。这一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调查内容”章节里强调了对环境因子如水温、盐度、溶解氧含量以及底质类型等进行监测的重要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况,因此需要通过长期连续的数据采集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再者,“样品采集”部分指出应根据不同种类的目标物种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并且要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例如使用拖网或定置渔具捕捞时需要注意控制网目尺寸以避免误伤幼体;而对于浮游动植物则可通过表层取样器获取。
此外,“数据分析”环节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所收集到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统计分析、模型构建等手段。这一步骤对于揭示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至关重要,有助于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保护措施。
最后,“评估报告编写”建议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价目标区域的价值,比如生物多样性水平、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等方面。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管理建议,以便于政府相关部门能够据此做出决策。
以上是对DB37/T 4325—2021部分内容较为深入地剖析,希望对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