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的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的点位布设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yout of Sampling Points for Sediment Pollution Investi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327—2021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范》是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底泥污染状况调查提供科学、系统的点位布设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湖泊、水库、河流、近岸海域等水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中点位布设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适用范围,确保了标准在特定区域内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给出了“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等关键概念的定义。例如,“底泥”是指沉积于水体底部的颗粒物质及其上覆水体之间的界面层。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避免因术语理解差异导致的工作偏差。
再者,关于点位布设原则,标准强调应遵循代表性、科学性与经济性的原则。这意味着在确定调查点位时,不仅要考虑地理位置的分布合理性,还需结合历史数据和现场实际情况,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能够准确反映整个调查区域的底泥污染状况,同时也要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此外,标准还具体规定了不同水体类型下点位布设的具体要求。比如,对于湖泊和水库,建议按照面积比例设置采样点,并且每个功能区至少设置一个采样点;而对于河流,则需要根据流向和宽度合理安排断面数量及位置。这种细化的规定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明确指引。
最后,在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章节中,标准提出了包括但不限于样品保存运输条件、实验室分析方法选择等方面的要求。强调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总之,《DB37/T 4327—2021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范》通过一系列严谨细致的规定,为开展底泥污染状况调查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