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蔬菜基质穴盘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要求、播种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出苗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蔬菜基质穴盘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Vegetable Substrate Plug Seed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蔬菜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规程》(DB50/T 1084-2021)是由重庆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蔬菜基质穴盘育苗的技术流程,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处理部分,标准指出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消毒和浸种处理。消毒是为了防止病害的发生,通常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福尔马林等化学药剂浸泡种子;而浸种则是为了促进种子吸水膨胀,加速发芽速度。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幼苗的健康状况,因此操作时需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浓度执行。
其次,关于基质的选择与配比,标准强调了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并且要无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具体而言,推荐使用腐殖土、珍珠岩、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基质。这样的基质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还能有效避免土壤传播疾病的问题。
再者,在穴盘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规格统一、质量可靠的塑料穴盘。每个穴孔的深度和直径要适中,以保证幼苗根系正常发育的同时又不会因过深导致排水不良。此外,穴盘底部要有足够的通气孔,以便于水分排出和空气流通。
对于播种后的管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温度控制要求。不同种类的蔬菜种子对温度的需求各异,但总体来说,白天温度保持在20℃至30℃之间较为理想,夜间则可适当降低至15℃左右。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以及后续生长情况。
最后,在移栽准备阶段,标准建议提前一周停止灌溉并逐步减少光照强度,让幼苗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徒长现象发生,必要时可通过喷洒矮壮素等方式加以调控。
综上所述,《蔬菜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规程》从种子处理到最终移栽准备的每一个步骤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为实现高效优质的蔬菜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显著提升育苗成功率,并为后续栽培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