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淮北地区麦田禾本科杂草防控的技术要求、防控方法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淮北地区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对禾本科杂草的综合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Gramineous Weeds in Wheat Fields in Huaibei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3413T 0007-2021《淮北地区麦田禾本科杂草防控技术规程》是针对淮北地区小麦种植中禾本科杂草问题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1. 适用范围
规程适用于淮北地区冬小麦种植过程中针对雀麦、野燕麦等主要禾本科杂草的防控工作。该区域气候特点决定了杂草生长周期与小麦相似,因此需要针对性强的防治措施。
2. 防控原则
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应结合农业措施(如轮作倒茬)、物理措施(如人工拔除)及化学措施(如精准施药),形成综合防控体系。
3. 农业措施
- 合理密植:通过调整播种密度,减少杂草空间竞争。
- 适期早播:小麦出苗后迅速覆盖地面,抑制杂草种子萌发。
-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小麦抗逆性。
4. 化学防除技术
- 推荐使用高效低毒除草剂,如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这些药剂对雀麦具有较好的防效。
- 施药时间建议在杂草2-4叶期进行,此时杂草耐药性较低,用药量少且效果好。
- 注意喷雾均匀,避免药液飘移造成邻近作物损伤。
5. 监测与评估
要求每年对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普查,记录主要种类及其分布情况,并据此调整下一年度的防控策略。同时建立效果评价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6. 安全注意事项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配制和使用药剂,防止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事件发生。
以上内容为规程中的核心部分,旨在帮助农民科学有效地控制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危害,保障小麦产量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