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道路停车泊位经营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规范、收费管理、信息化管理、投诉处理及服务质量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停车泊位的经营和服务管理。
Title:Road Parking Space Operation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道路停车泊位经营服务规范》(DB12/T 1033-2021)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道路停车泊位经营服务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旨在规范道路停车泊位的经营管理,提升城市停车服务水平,缓解停车难问题。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道路停车泊位”的概念,即在城市道路上划定的用于停放机动车辆的区域。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基本依据,确保了各方对“道路停车泊位”概念的理解一致。
基本要求
标准要求经营单位应具备合法资质,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这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管理、设施维护、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规定。例如,经营单位需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以提高服务质量。
停车场设置与管理
在停车场设置方面,标准强调了合理规划的重要性。规定了不同区域的道路停车泊位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避免资源浪费或不足。同时,对于停车泊位的设计也有具体要求,如宽度、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保障车辆停放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收费管理
收费管理是该标准的重点之一。标准指出,收费应当公开透明,明码标价,并通过多种渠道公示收费标准。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收费系统,支持现金、银行卡以及电子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方便车主缴费。对于特殊群体,如残疾人车辆,应给予适当优惠。
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为提升停车服务水平的关键手段。标准鼓励经营单位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车位预约、实时监控等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停车需求变化趋势,优化资源配置。
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措施也是标准关注的重点。经营单位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比如安装监控摄像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等,确保停车环境的安全。此外,还应对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监督检查
为了保证各项规定的落实,标准建立了监督检查机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经营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评估。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依法处理。
以上是对《道路停车泊位经营服务规范》(DB12/T 1033-2021)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该标准不仅为天津市的道路停车泊位经营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引,也为其他地区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