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藜麦菜设施栽培的产地环境、育苗技术、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藜麦菜的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inoa Vegetable Cultivation in Protected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013—2020《藜麦菜设施栽培技术规范》是由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藜麦菜在设施环境下的种植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建设
标准中明确指出,藜麦菜的设施栽培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地块。设施结构需满足保温、保湿及通风等基本功能,并建议采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作为主要栽培形式。此外,还强调了设施内部环境调控的重要性,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的合理控制。
栽培管理
关于播种期的选择,标准推荐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通常情况下,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较为合适。播种方式可以是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注意种子质量,确保发芽率不低于85%。
对于田间管理部分,标准特别提到要合理密植,一般每平方米种植密度为30株左右。同时,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需要定期灌溉并及时除草松土,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另外,施肥也是关键环节之一,提倡施用有机肥料为主,配合使用适量化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板结或者环境污染。
病虫害防治
为了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首先是要加强田间巡查,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可选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工作;最后还需注意轮作制度的应用,减少单一作物连作带来的风险。
收获与储藏
当藜麦菜长至一定高度并且叶片颜色变为深绿色时即可采收。收获后应及时清洗干净并晾晒干燥,然后装入专用包装袋内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在整个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霉变,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以上就是对DB12/T 1013—2020《藜麦菜设施栽培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所做的详细解读。通过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可以更好地促进藜麦菜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