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共享杆的设计原则、功能要求、结构设计、电气设计、施工安装和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智慧共享杆工程设计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mart Shared Po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355-2021智慧共享杆设计技术规范》是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于2021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智慧共享杆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旨在推动城市智慧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智慧共享杆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标准中定义了“智慧共享杆”为集成了多种功能模块的多功能杆体,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信号灯、监控摄像头、环境监测传感器等。
二、基本要求
1. 智慧共享杆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满足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相关要求。
2. 杆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风荷载、雪荷载等外部作用力。
3. 杆体材料应选用耐腐蚀、耐候性强的优质钢材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材料。
三、功能集成
1. 通信设施:智慧共享杆应预留充足的通信管线通道,确保5G基站、光纤网络等通信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便利性。
2. 环境监测:应配置空气质量检测器、噪声监测仪等环境监测装置,实时采集并上传数据至城市大数据平台。
3. 安防监控:应安装高清摄像头,具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功能,支持视频存储和回放。
四、安全防护
1. 防雷接地:智慧共享杆应设置完善的防雷系统,包括避雷针、接地极等设施,确保雷雨天气下的安全性。
2. 数据安全:所有涉及的数据传输均需采用加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3. 设备保护:杆体上的各类设备应采取防盗、防破坏措施,必要时可加装防护罩。
五、施工与验收
1.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2.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执行,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方案。
3. 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维护管理
1. 建立健全智慧共享杆的日常巡查制度,定期检查杆体状况以及各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
2.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无法自行解决的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上门服务。
3. 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保障公共安全。
以上是《DB13/T 5355-2021智慧共享杆设计技术规范》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读。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智慧共享杆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