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丽花优质脱毒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种苗繁育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丽花优质脱毒种苗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Virus-free Dahlia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大丽花优质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13/T 5348-2021)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大丽花种苗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种苗繁殖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繁殖材料需来源于健康母本,并要求母本无病毒侵染。具体来说,在选择母本时,应确保其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已经通过检测确认不携带常见的病毒种类如CMV(黄瓜花叶病毒)、TMV(烟草花叶病毒)。在采集插穗前,应对工具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此外,还强调了对插穗长度和叶片数量的具体要求,通常建议插穗长度保持在5至8厘米之间,并保留2到3片健康的叶子,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光合作用面积,又便于后期管理。
二、环境条件控制
根据标准的要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需要严格控制。适宜的大丽花种苗生长期温度范围为白天18℃至25℃,夜间不低于12℃。相对湿度应维持在70%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株正常发育。同时,为了促进光合作用,需要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或者人工补光,特别是在冬季或者阴雨天气条件下。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种苗的质量和成活率。
三、水肥管理
对于水分供应,标准指出要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精准灌溉,避免土壤积水导致根系腐烂。施肥方面,则提倡使用平衡型复合肥料,并结合植物生长阶段适时调整氮磷钾的比例。例如,在幼苗期可以适当增加氮肥比例促进枝叶生长;而在开花前期则应减少氮肥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来增强抗性和促进花芽分化。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大丽花可能遭遇的主要病害如灰霉病、白粉病及虫害如蚜虫、红蜘蛛等,标准给出了综合防控策略。首先,要加强田间巡查力度,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物理方法如清除受害部位或化学药剂喷洒等方式进行早期干预。其次,推广生物农药的应用,比如利用苏云金杆菌对抗鳞翅目害虫,不仅环保而且效果显著。最后,还要注意轮作制度的实施,避免连作加重土传病害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大丽花优质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从源头到成品全过程都制定了详尽的技术指南,涵盖了选材、育苗、栽培直至收获等多个环节,为实现高效稳定的种苗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