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乳用母犊牛、育成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饲料与营养、卫生防疫、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乳用母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eeding Management of Dairy Heifers and Growing Cow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076-2021《乳用母犊牛、育成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乳用母犊牛和育成牛饲养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口鼻部黏液,确保呼吸通畅,并及时哺乳初乳。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犊牛出生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其他营养成分,对犊牛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及时哺乳初乳可以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率。
【条文】犊牛断奶期一般为60-90日龄,断奶前应逐步减少牛奶喂养量,增加优质干草和精料供给。
【解读】断奶期是犊牛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过早或过晚断奶都会影响犊牛的正常生长。逐步过渡的方式有助于犊牛适应新的饲料结构,促进瘤胃发育,为后续育成期打下良好基础。
【条文】育成牛日粮中粗饲料比例不低于50%,精料补充料蛋白水平应控制在14%-16%之间。
【解读】合理的日粮配比对于育成牛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粗饲料能够提供足够的纤维素,促进瘤胃健康;而适宜的蛋白质水平则能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同时避免因蛋白质过高导致的代谢紊乱。
【条文】定期称重监测体重变化,每月至少一次,确保体重增长符合预期目标。
【解读】通过定期称重可以及时发现育成牛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营养不良或过度肥胖等。根据体重变化调整饲养方案,有助于实现最佳生长效率。
以上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