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自然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自然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of Natural Wet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328-2021 自然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自然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科学评估。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自然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自然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等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自然湿地”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长期受自然因素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湿地类型。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认识,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的工作偏差。
三、评估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包括生物多样性、水质状况、土壤质量、植被覆盖度在内的多个评估指标。其中,生物多样性评估需考虑物种丰富度、种群密度等具体参数;水质状况则需要检测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多个指标。这一系列指标构成了全面评估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框架。
四、评估方法
对于不同的评估指标,标准规定了相应的评估方法。如采用样方调查法评估植被覆盖度,利用遥感影像分析技术监测湿地面积变化情况。这些方法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数据获取的便捷性。
五、评估结果分级
根据综合得分将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的具体得分区间以及相应的管理建议都被详细列出。这种分级制度便于决策者快速把握湿地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并据此采取针对性措施。
六、报告编制要求
标准还对评估报告的内容结构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基本信息、评估过程、主要发现、改进建议等部分。同时强调报告应图文并茂,确保信息表达清晰直观。
以上是对《DB13/T 5328-2021 自然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