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乘用车运行安全和维护保障的技术要求、检查方法及维护周期。本文件适用于在上海行政区域内使用的电动乘用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Safety and Maintenance Assurance of Electric Passenger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T43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634-2020《电动乘用车运行安全和维护保障技术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上海地区电动乘用车的运行与维护管理,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车辆运行安全管理
- 5.1 运行环境要求:规定了电动乘用车应在干燥、平坦且无积水的道路上行驶。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因潮湿导致的电气系统短路或其他安全隐患。
- 5.2 驾驶员资格:要求驾驶员需持有相应驾驶执照,并经过电动车辆操作培训。这是为了保证驾驶员具备足够的技能来应对电动车特有的驾驶特性。
2. 充电设施安全
- 6.1 充电设施安装:明确指出充电设施应由专业人员安装,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强调充电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高温环境影响电池性能。
- 6.2 定期检查:建议每半年对充电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电缆绝缘性测试等,以预防潜在事故。
3. 日常维护保养
- 7.1 车辆清洁:定期清理车身外部及内部灰尘,特别是电池组周围,防止灰尘积累影响散热效果。
- 7.2 轮胎检查:每月至少检查一次轮胎气压是否正常以及磨损情况,确保行车安全。
- 7.3 电池管理系统(BMS)监测:通过专用工具持续监控电池状态参数如电压、电流等,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4. 应急处置措施
- 8.1 碰撞后处理:发生碰撞事故时,首先确认人员安全,然后切断高压电源,并等待专业人士到场评估电池状况。
- 8.2 漏电防护:一旦发现漏电现象,立即停止使用车辆,并联系维修服务站进行彻底排查修复。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摘录及简要说明,具体实施还需参照完整文件执行。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这一重要的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