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羊布鲁氏菌病荧光偏振(FPA)检测方法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制备、检测步骤、结果计算与表达、精密度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牛羊布鲁氏菌病抗体的检测。
Title: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FPA) Detection Method for Brucellosis in Cattle and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292-2020《牛羊布鲁氏菌病荧光偏振(FPA)检测方法》是一项专门用于牛羊布鲁氏菌病诊断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牛和羊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测。它规定了使用荧光偏振技术进行检测的具体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术语和定义:
- 荧光偏振(FPA):一种基于荧光分子在溶液中旋转速度不同导致其偏振光特性改变的检测技术。
- 布鲁氏菌病: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3. 试剂与材料:
- 检测试剂盒: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包括特异性抗体、荧光标记物等。
- 标准阳性对照品和阴性对照品:用于验证实验系统的有效性。
4. 仪器设备:
- 配备荧光偏振检测仪,确保其灵敏度和准确性满足检测需求。
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血清样本需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采集,并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处理。
- 样品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污染,确保样本质量。
6. 检测步骤:
- 将待测血清样本加入到预先准备好的反应孔中,加入相应试剂后孵育。
- 使用荧光偏振仪测定荧光强度值,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得出结果。
7. 结果判断:
- 如果检测值高于设定阈值,则判定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 对于临界值附近的样本需要重复测试或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确认。
8. 质量控制:
- 实验室应定期校准仪器并参加能力验证活动。
- 每批次检测均需包含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以上是对DB65/T 4292-2020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旨在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来进行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快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