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花菜膜下滴灌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地块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青花菜的膜下滴灌栽培生产。
Title:Cauliflower Drip Irrigati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under Mulch Fil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青花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DB15/T 2102—2021)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青花菜的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提高青花菜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整地
标准指出,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且无污染的地块进行种植。整地时要求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平整,同时施足基肥。这一措施有助于青花菜根系的发育,为后续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青花菜品种。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品种。例如,在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型品种,在干旱地区则应选择节水型品种。
栽培管理
# 播种育苗
采用穴盘育苗或营养钵育苗的方式进行播种。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害的发生。育苗期间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 定植
定植时要保证株行距合理,一般为40cm×60cm左右。定植后要及时浇透水,并覆盖地膜,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 水肥管理
实行膜下滴灌技术,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灌溉。在青花菜的不同生长期,需适时适量追施肥料。特别是在结球期,要增加钾肥的施用量,促进球茎的膨大。
#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收获与储藏
当青花菜的花球充分长大、颜色变为淡绿色且质地紧密时即可收获。收获后要尽快进行预冷处理,然后存放在低温环境中,以延长保鲜时间。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青花菜的种植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