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牧鸡治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实施条件、鸡群管理、治蝗效果评价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利用牧鸡进行草原蝗虫防治的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ssland Chicken Grazing Locust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394—2021《草原牧鸡治蝗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放牧鸡来控制草原上的蝗虫灾害。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草原地区采用牧鸡治蝗的技术操作和管理。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目标对象。
2. 术语和定义:
- 牧鸡治蝗:指利用放牧鸡捕食蝗虫以达到防治目的的方法。
- 蝗虫密度:单位面积内蝗虫的数量,单位为头/平方米。
3. 环境要求:
- 草原应具有适宜牧鸡生存和活动的空间。
- 需要确保水源充足且清洁,便于牧鸡饮水。
4. 牧鸡选择与准备:
- 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力好的本地品种鸡。
- 放牧前需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并接种必要的疫苗。
5. 放牧管理:
- 每公顷草原放牧鸡的数量不宜超过50只,以避免过度放牧影响草原生态。
- 定期巡视放牧区,观察鸡群状态及蝗虫数量变化。
6. 监测与评估:
- 定期监测蝗虫密度,评估牧鸡治蝗效果。
- 记录每次放牧的时间、地点、鸡群数量等信息,为后续调整提供依据。
7. 注意事项:
- 避免在农药喷洒后的短期内进行牧鸡放牧。
- 注意防范天敌如鹰类对牧鸡的威胁。
以上内容是对标准中部分内容的解读,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