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猪隔离场的消毒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生猪隔离场的疫病防控消毒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win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Disinfection in Swine Isolation Farms - Part 3: Swine Isolation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391.3—2021《生猪疫病防控消毒技术规范 第3部分:生猪隔离场》是辽宁省地方标准,为生猪隔离场的疫病防控消毒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将围绕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指出,“隔离场”是指专门用于隔离、观察和处理从外地引进或疑似感染疫病的生猪的场所。这一定义强调了隔离场的功能性和专业性,为后续各项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消毒原则”中规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并要求根据不同的疫病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例如,对于空气传播的病毒,应加强通风换气并使用雾化消毒;而对于接触传播,则需对所有可能被污染的表面进行全面消毒。这种针对性强的原则有助于提高消毒效果,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再者,在“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章节中,标准推荐了几种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并给出了具体的配比方法及适用范围。同时强调了消毒剂不得混用,避免产生化学反应影响消毒效果或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更换消毒剂种类以防止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在“消毒程序”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进场前、饲养期间以及离场后的消毒流程。进场时应对运输车辆、人员衣物进行全面消毒;饲养过程中要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时清扫粪便并对地面、墙壁等设施进行喷洒消毒;离场后则需要彻底清洗并再次进行全面消毒。这些步骤环环相扣,确保了整个隔离过程的安全可靠。
另外,“监测与评估”部分也至关重要。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消毒记录制度,包括时间、地点、使用的消毒剂名称及浓度等信息,并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检测评估。若发现消毒不到位的情况应及时调整方案直至达到预期目标。
最后,“个人防护”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工作人员必须穿戴专用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并且在每次作业前后都要洗手消毒。这不仅保护了工作人员自身的健康安全,也有助于维护整个隔离场的卫生环境。
综上所述,《生猪疫病防控消毒技术规范 第3部分:生猪隔离场》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技术指导,为生猪隔离场提供了全面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对于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