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预防措施、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规模化奶牛场的乳房炎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stitis in Large-scale Dairy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388—2021《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奶牛乳房炎防治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乳房炎的预防、诊断到治疗和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提高奶牛健康水平,保障牛奶质量安全。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5.1 圈舍环境管理应符合NY/T 504的要求,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保持通风良好。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良好的环境卫生对预防乳房炎的重要性。NY/T 504是中国农业行业标准,规定了奶牛场环境控制的基本要求。清洁干燥的圈舍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通风良好则有助于降低湿度,从而有效预防乳房炎的发生。这要求养殖场管理者定期检查并维护圈舍设施,确保其符合标准。
【条文】6.1 新引进奶牛需隔离观察至少30天,并进行乳汁体细胞数检测。
【解读】新引进奶牛可能携带未知病原体,通过隔离观察和乳汁体细胞数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感染源。乳汁体细胞数是评估乳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体细胞数过高通常表明存在炎症反应。因此,这项措施能够防止带病奶牛进入群体,避免疾病传播。
【条文】7.1 发现疑似乳房炎病例时,应立即隔离患牛,并采集乳样送检。
【解读】早期发现和处理乳房炎至关重要。一旦发现奶牛出现异常分泌物或行为表现,如挤奶困难、乳汁变色等,应马上采取行动。隔离患牛可以防止疾病扩散至其他奶牛,同时采集乳样送专业机构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条文】8.1 治疗原则为对症下药,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
【解读】抗生素是治疗乳房炎的有效手段,但滥用会导致耐药性问题。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必须经过兽医诊断确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并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疗程用药。此外,还应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条文】9.1 定期开展乳房炎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解读】人的因素同样影响着乳房炎的防控效果。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员才能更好地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员工培训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乳房炎基础知识、日常护理技巧以及应急处置方法等内容,确保每位员工都能胜任本职工作。
以上就是对DB21/T 3388—2021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及其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