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珍珠油杏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砧木培育、嫁接、苗期管理、出圃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珍珠油杏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arl Oil Apricot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珍珠油杏育苗技术规程》(DB3713/T 207-2020)是山东省临沂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珍珠油杏的育苗技术流程,提高苗木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苗圃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要求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地。具体而言,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地下水位要低于1米。在整地时,需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并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亩用量不少于3000公斤,并配合使用适量磷钾肥。
种子处理
对于种子处理部分,标准强调了种子消毒的重要性。首先将种子置于5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期间需不断搅拌以促进吸水均匀。随后采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进行杀菌处理。完成上述步骤后,将种子捞出晾干备用。此外,还建议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确保其发芽率不低于85%。
插条选择与扦插
关于插条的选择,标准指出应选用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长度控制在15-20厘米之间,直径约0.8-1.2厘米。剪取插穗时要保证切口平滑无损,并将其下端削成斜面以便于插入土中。扦插前需用生根粉处理插穗底部,促进快速生根。扦插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40-50株,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株距则为20厘米。
苗木管理
在苗木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细致的要求。首先是浇水管理,新栽植的苗木在定植后的前三个月内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夏季高温季节可适当增加喷雾次数,降低温度并增加空气湿度。其次是施肥管理,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追肥一次,春季以氮肥为主,促进苗木生长;秋季则侧重于磷钾肥,增强抗寒能力。另外还需定期修剪整形,去除病弱枝、过密枝以及徒长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
病虫害防治
针对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综合防控措施。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人工捕捉害虫等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化学防治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避免产生药害或残留超标。同时鼓励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比如释放赤眼蜂对付卷叶蛾幼虫等。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珍珠油杏育苗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苗圃选址到苗木培育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特别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这对于我们推广优质高效的珍珠油杏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