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Clubroot in Cruciferous Crop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746-2020《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十字花科作物种植过程中有效防控根肿病的发生与传播。这项标准强调了绿色防控理念,即在保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病害识别与诊断
标准中明确指出,根肿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黄化甚至萎蔫。病原体主要侵染植物根部,导致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对于疑似病例,应采取组织切片镜检或PCR检测方法确认病原体类型。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准确判断病情,避免误诊导致不必要的防治措施或延误最佳防控时机。
栽培管理措施
1. 轮作制度:建议实行至少三年以上的轮作周期,避免连作。尤其要避免与易感作物如甘蓝类蔬菜的连续种植。
2. 土壤改良:通过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水能力,增强作物抗病性。
3.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过密会导致田间湿度过高,增加发病几率。
生物防治手段
推荐使用拮抗菌剂如芽孢杆菌等对根肿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制剂。这些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害发展,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还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如捕食螨来辅助控制病害蔓延。
化学药剂使用规范
尽管本标准提倡绿色防控,但在必要情况下允许有限度地使用化学农药。例如,在病害高发期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处理。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农药使用的法律法规,确保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监测预警体系建立
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定期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及时掌握病害动态变化趋势。一旦发现疫情苗头,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止扩散。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从多个层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既注重实际操作性又兼顾环境保护需求,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