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树胚根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与准备、砧木胚根采集与保存、嫁接操作、嫁接后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茶树胚根嫁接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ea Plant Embryo Root Graft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茶树胚根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B34/T 3740-2020)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茶树胚根嫁接育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茶树品种选择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嫁接的砧木和接穗应分别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例如,砧木宜选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本地茶树品种,而接穗则需选择优质高产、适制性强的品种。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嫁接苗的成活率及未来茶园的产量与品质。
2. 嫁接时间
规定了最佳嫁接时间为每年的春季3月至5月或秋季9月至11月。这两个时间段气温适宜,湿度较高,有利于伤口愈合和新芽萌发。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具体日期,确保嫁接成功率。
3. 嫁接方法
标准推荐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将砧木剪至合适高度并削平切口;然后将接穗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中,使两者形成层紧密接触;最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固定。这一方法简单易行且效果良好,能够有效促进嫁接部位快速愈合并长出新根。
4. 苗床管理
对于嫁接后的苗床管理,标准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定期检查并及时去除杂草;同时注意遮荫降温,避免强光直射导致幼苗灼伤。此外还强调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建议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药剂,以保护生态环境。
5. 移栽定植
当嫁接苗生长至一定高度时即可移栽定植。标准建议选择无风晴朗的日子进行移栽,并提前挖好种植穴,施足基肥。移栽后要浇透水,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之后还需连续浇水三次以上,直至新梢开始抽生为止。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茶树胚根嫁接育苗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品种选配到最终定植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充分考虑到了生产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希望广大茶农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从而提高茶树育苗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