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堤防工程的技术管理和运行维护要求,包括巡查养护、安全监测、维修加固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境内堤防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Levee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927-2020《堤防工程技术管理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堤防工程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堤防设计与施工
第5.1.1条:堤防工程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确保堤身结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
解读:这一条规定强调了堤防设计需结合多方面因素全面考量。例如,在平原地区可能更注重防洪排涝功能,在山区则需兼顾边坡稳定性。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预防洪水灾害发生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第6.2.3条:土料填筑过程中,每层铺设厚度不宜超过30cm,并且要严格按照分段分层压实的要求操作。
解读:该条款明确了土方施工的具体要求。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可以保证碾压效果均匀,避免因局部过厚导致沉降不均问题。同时强调了分段分层作业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并便于后期维护检查。
日常维护管理
第8.3.2条:定期巡查是保障堤防安全运行的基础工作之一,巡查频率至少为每月一次,遇特殊情况应增加频次。
解读:定期巡查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点如裂缝、渗漏等现象,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特别是在雨季或强降雨期间,加强巡查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第9.1.4条:对于已经出现损坏迹象的部分应及时修复,不得拖延处理时间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解读:此规定突出了时效性原则。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立即着手解决,否则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此外还应注意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来进行修补工作。
应急预案制定
第10.2.1条:各相关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以检验其可行性。
解读:应急预案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工具,在实际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下的操作流程可以让工作人员熟悉各自职责分工,提升整体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同时也要不断修订和完善预案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当前状况变化的需求。
以上是对DB34/T 1927-2020部分核心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希望对大家理解该标准有所帮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