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路基动态回弹模量现场测试的方法、设备要求、测试步骤、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和验收阶段路基动态回弹模量的现场检测与评价。
Title:Field Testing Specification for Dynamic Resilient Modulus of Subgrade in Highwa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704-2020《公路工程路基动态回弹模量现场测试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公路工程中路基动态回弹模量的现场检测。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公路工程中路基填料为细粒土、砂类土和粗粒土等材料的动态回弹模量测试。这明确了规程的应用领域,确保了测试方法与公路建设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2. 术语和定义:
- 动态回弹模量:指在动态荷载作用下,路基材料产生的应力与相应的应变比值。这一概念是理解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
- 落锤式弯沉仪(FWD):一种通过落锤产生冲击荷载,测量路面或路基响应特性的设备。规程中详细规定了设备的技术要求及校准方法,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仪器设备:规程要求使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落锤式弯沉仪,并且每台仪器都必须经过专业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此外还特别强调了传感器灵敏度、精度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的稳定性对于获得可靠测试数据的重要性。
4. 试验准备:
- 现场勘察: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地下水位情况、植被覆盖状况等信息收集;
- 样品采集:从拟建路基的不同深度位置取样送实验室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 场地平整:确保测试区域表面平整无明显障碍物影响加载装置正常工作。
5. 现场测试步骤:
- 设置基准点:选择合适的位置埋设固定基准桩作为变形测量参考;
- 安装测试系统:将弯沉仪正确安装到位并连接好所有电缆线路;
- 数据记录:按照预定频率连续读取每次冲击后的位移值直至达到稳定状态为止;
- 结果计算:利用公式E=ΔP/ΔS来估算出对应于特定深度处的动态回弹模量大小。
6.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提高测试结果可信度,规程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如定期维护保养仪器仪表、严格遵守操作手册执行各项任务安排、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等等。
7. 安全注意事项:鉴于野外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在开展实际工作时需格外注意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合理规划交通路线避免事故发生等方面问题。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路基动态回弹模量现场测试规程》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测试流程框架,同时也强调了各个环节细节把控对于最终成果质量的影响。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