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的基本要求、人员要求、检查流程、检查设备及应急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安全检查工作。
Title:Safety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Rail Transit
中国标准分类号:P 75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695-2020《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规范》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检查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以确保乘客出行的安全。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安全检查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人机结合、重点检查与一般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安检人员不仅要依靠设备进行检查,还需要结合人工判断,对于重要的部位和物品要进行重点检查,而对于一般的随身携带物品则可以采取较为常规的检查方式。
其次,标准对安检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了安检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如灵敏度、分辨率等,并强调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此外,还要求安检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能够正确识别危险品和违禁品。
再者,标准详细描述了安全检查的具体流程。包括进站前的告知提醒、进站时的引导分流、行李物品的检查以及人员的安检等内容。特别是在行李物品检查部分,标准特别指出,对于可疑物品应当开包检查,必要时可请专业人员协助鉴定。对于人员安检,则要求通过金属探测门或手持金属探测器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需进一步核实。
另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特殊人群的服务保障。例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接受安全检查时,应给予适当的人性化关怀,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同时简化检查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最后,标准强调了应急处置措施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同时,还要求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规范》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检查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安全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