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珠形绿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和标识、包装、贮存与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按照珠形绿茶加工工艺生产的产品。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Pearl-shaped Gree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634-2021珠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是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珠形绿茶加工的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珠形绿茶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加工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适用于以适制珠茶品种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制成的珠形绿茶。
在原料要求方面,标准指出应选用无公害茶树品种,要求鲜叶新鲜、匀净、无劣变、无污染且无其他杂物。鲜叶采摘时要保持芽叶完整,不得损伤叶片,不得带鱼叶和鳞片。采摘时间应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完成,确保鲜叶的新鲜度。
在加工工艺流程中,主要包括摊放、杀青、做形、干燥等环节。摊放是为了让鲜叶适度失水,便于后续加工,摊放厚度控制在5cm以内,时间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为4至8小时。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酶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保持茶叶绿色,同时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杀青温度控制在220℃~260℃之间。做形则是将杀青后的茶叶揉捻成紧结圆润的珠形,这一步骤对于形成珠形绿茶的独特外形至关重要。干燥则是为了固定茶叶形状,蒸发多余水分,提高茶叶的耐贮藏性,干燥过程分初干和足干两个阶段,初干温度控制在110℃~130℃,足干温度控制在70℃~90℃。
在加工技术要求上,标准强调了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细节和技术参数,比如摊放时需定期翻动鲜叶,确保均匀失水;杀青时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避免出现焦边或红梗现象;做形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和速度,保证珠形的圆润和紧实;干燥时则要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色泽变暗或者香气丧失。
检验方法部分明确了感官审评和理化指标检测的方法,感官审评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个方面,每项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理化指标检测则涉及水分含量、总灰分、水浸出物等项目,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
检验规则部分规定了抽样方法、判定规则以及复检规则,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部分则对产品的标识信息、包装材料的选择、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贮存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保护产品的品质不受损害。
总之,《DB42/T 1634-2021珠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为珠形绿茶的生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