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埂带黄花菜栽植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准备、栽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埂带黄花菜的栽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rownband Daylily Plan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798—2021 埂带黄花菜栽植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该标准为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埂带黄花菜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准备、种苗选择与处理、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园地选择与准备
根据标准中的规定,园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且肥沃的地块。土壤pH值应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在园地准备过程中,要求深耕细作,耕深达到30cm以上,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同时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50kg。这些措施旨在为黄花菜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其根系能够充分发育并吸收养分。
二、种苗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种苗应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分株苗,要求根系发达、芽眼饱满。在种植前需对种苗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然后晾干备用。此外,还建议在种植前剪去过长的根须,保留长度约为10-15cm,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三、栽植
关于栽植密度,标准推荐每穴栽植1-2株种苗,行距控制在40-50cm,株距保持在25-30cm。栽植时要注意将种苗直立放入穴中,覆土厚度以刚好盖住根颈为宜,轻轻压实后浇透定根水。为了防止杂草滋生影响幼苗生长,可以在栽植完成后覆盖一层稻草或其他有机物作为地膜覆盖,厚度约5cm即可。
四、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1. 水分管理:黄花菜喜湿润但不耐涝,因此要适时灌溉,特别是在开花期前后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2. 施肥管理:除了前期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旺盛期还需追施速效氮肥,如尿素等,每次用量不超过15kg/亩;进入生殖生长期后,则应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蕾分化和发育。
3. 修剪整形:当植株高度超过60cm时应及时摘除顶部过密叶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给花蕾。
五、病虫害防治
针对黄花菜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例如对于锈病可用波尔多液喷雾防治;对于蚜虫可用吡虫啉乳油稀释后喷洒叶面。另外还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比如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
六、采收
关于采收时间的选择,标准建议在花蕾充分膨大但尚未开放时采摘,此时品质最佳。采摘时应避免损伤植株,尽量保留完整的花柄以便后续加工使用。收获后的鲜品应及时摊晾干燥,防止霉变腐败。
七、档案管理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做好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记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品种信息、栽培日期、施肥用药情况、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措施等,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追溯产品质量,也为今后改进栽培技术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DB23/T 2798—2021 埂带黄花菜栽植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规范了黄花菜栽植的技术流程,涵盖了园地选择、种苗培育、田间管理和采收等多个环节,为提高黄花菜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