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银缕梅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银缕梅(Unicarpaea sinensis)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lver Thread Plum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银缕梅是一种珍稀濒危植物,其育苗技术规程对于物种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TAHSF 001-2024《银缕梅育苗技术规程》中,与旧版相比,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种子预处理的具体要求。
在旧版标准中,对银缕梅种子的预处理描述较为笼统,仅提到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更详细的步骤:首先使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小时,随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再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24小时以促进种子吸胀。这一系列操作不仅提高了种子发芽率,还有效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几率。
这项改动背后体现了科研人员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通过严格的预处理程序,可以确保种子健康饱满,为后续的播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操作者应严格按照上述流程执行,并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TAHSF 001-2024对银缕梅育苗技术规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优化升级,其中关于种子预处理的规定尤为关键。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显著提升育苗成功率,助力银缕梅种群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