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伊犁马(骑乘型)种马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测定方法、评定规则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伊犁马(骑乘型)种马的选育与鉴定。
Title:DB65T 4270-2019 Ili Horse (Riding Type) Breeding Stoc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270-2019 伊犁马(骑乘型)种马》是一项关于伊犁马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伊犁马的品种特征、质量要求、测定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旨在促进伊犁马种群的健康发展与骑乘功能的有效发挥。
首先,标准明确了伊犁马(骑乘型)的品种特征。该品种应具备体格高大匀称、骨骼结实、肌肉发达、四肢强健有力等外貌特征。具体而言,成年公马的理想身高应在145厘米以上,母马则在140厘米以上,体长与体高的比例适宜,整体结构紧凑且协调。此外,毛色以骝毛为主,其他毛色如栗毛、黑毛也可接受,但必须保证毛色纯正、光泽良好。
其次,关于质量要求,标准规定了种马的各项生理指标。例如,种公马需具备旺盛的繁殖能力,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密度不得低于2亿个,活力不低于70%,畸形率不超过18%。同时,种马还需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无遗传性疾病史,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应在正常范围内。对于母马,则要求其具有正常的生殖系统功能,能够稳定产驹,并且在育驹过程中表现出优良的母性行为。
在测定方法部分,标准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检测手段。对于体尺测量,采用专门设计的量具,确保数据准确可靠;血液样本采集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通过离心机分离血清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生化指标;精液品质评估则借助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完成。
检验规则方面,标准强调了抽样程序的重要性。样品抽取需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体重测量、体尺记录、血液学检查、精液品质评定等。所有检验结果均需符合标准规定的限值范围,否则视为不合格。
最后,在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环节,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种马的标识牌上必须包含品种名称、性别、出生日期、父系母系信息等内容,标签内容需清晰完整。包装材料应选用透气性好、防潮性能强的材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和高温环境,贮存场所则需保持干燥通风,定期清洁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总之,《DB65/T 4270-2019 伊犁马(骑乘型)种马》为伊犁马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对于维护当地马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