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疆滴灌冬小麦复播夏大豆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种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北疆地区采用滴灌技术进行冬小麦复播夏大豆的高产栽培。
Title: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ter Wheat-Drop Irrigation and Summer Soybean Replanting in Norther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268-2019 北疆滴灌冬小麦复播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新疆地区针对北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具体指导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播种前准备
标准中明确规定,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翻和整平处理,确保土壤疏松且无杂物。此外,还要求施足基肥,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以保证作物生长初期有足够的养分供应。
二、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小麦和大豆品种至关重要。标准建议选用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的冬小麦品种以及耐旱、高产的夏大豆品种。这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增强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滴灌系统设置
滴灌是本规程的核心技术之一。标准强调要合理布置滴灌带的位置和数量,使水分均匀分布于整个种植区域。同时,还应定期检查滴灌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维修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灌溉效果。
四、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例如,在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分别追施一次肥料;当大豆进入开花结荚阶段时,适当增加灌溉频率等。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作物快速生长并达到预期产量目标。
五、病虫害防治
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标准提倡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以及适时喷洒农药等方式来降低病虫害风险。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六、收获与储藏
最后,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掌握最佳时机,避免过早或过晚收割造成损失。对于收获后的粮食,则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发霉影响品质。另外,还应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DB65/T 4268-2019》为北疆地区开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可以显著提升冬小麦复播夏大豆的整体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