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细绒棉膜下滴灌种植的术语和定义、种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细绒棉的膜下滴灌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Planting of Upland Cott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2263-2019《细绒棉膜下滴灌种植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细绒棉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与播种
规程中指出,种子应选用经过审定的优质品种,并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7%以上。播种前需进行晒种和浸种处理,晒种时间为2至3天,浸种则使用温水浸泡6至8小时,以提高发芽率。播种深度控制在3到5厘米之间,行距保持在70到80厘米,株距为20到25厘米,确保每亩播种量在3.5到4.5公斤。
2. 水肥管理
膜下滴灌技术的核心在于科学的水肥管理。规程建议根据棉花生长的不同阶段调整灌溉量。苗期每次灌水量为20到30立方米/公顷,花铃期增加至40到50立方米/公顷,吐絮期维持在30到40立方米/公顷。同时,结合灌溉施加肥料,氮磷钾比例建议为1:0.5:1,确保养分供应均衡。
3. 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了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要求定期监测田间情况。对于常见的病害如枯萎病、黄萎病,推荐采用抗病品种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虫害方面,重点防控棉铃虫、蚜虫等,可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赤眼蜂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4. 收获与储藏
成熟期的确定是收获的关键环节,规程提出当棉铃自然开裂率达到70%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摘。采收后应及时晾晒,避免霉变。储藏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虫,库房温度宜控制在15℃左右,相对湿度不超过65%。
以上是对DB65/T 2263-2019规程中几个重要方面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从而实现细绒棉的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