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然富硒土地的术语和定义、判定原则、判定指标及判定程序。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天然富硒土地的认定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Requirements for Determination of Natural Selenium-Rich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318-2020《天然富硒土地判定要求》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天然富硒土地的术语和定义、判定条件、判定方法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天然富硒土地”的概念,即在自然状态下,土壤中硒元素含量达到特定水平且未受到人为活动显著影响的土地。这一定义强调了“自然状态”和“特定水平”,意味着土地本身的硒含量较高,并非因外部添加或污染所致。
二、判定条件
1. 土壤硒含量:标准规定了土壤硒含量的具体数值要求。例如,一级天然富硒土地的土壤硒含量需高于某一阈值(具体数值依据标准)。这一定量指标为判断土地是否属于天然富硒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硒的来源:要求土壤中的硒主要来源于自然地质背景,而非人为施加。这意味着通过检测土壤剖面不同层次的硒含量分布情况,可以评估硒的来源是否符合自然规律。
三、判定方法
1. 样品采集:按照规定的方法采集代表性样品,确保样品能够准确反映整个地块的硒含量状况。
2. 实验分析:采用经验证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如原子荧光光谱法等,以获得精确的数据结果。
3. 数据处理与评价: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最终确定是否满足天然富硒土地的标准要求。
四、其他注意事项
标准还提到,在判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求,避免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安全。此外,对于已经开发或正在使用的土地,在申请认定为天然富硒土地之前,需要完成必要的生态修复工作。
总之,《天然富硒土地判定要求》为规范天然富硒土地的认定过程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有助于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保护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