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主要虫害免施农药防控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高粱种植过程中主要虫害的绿色防控和免施农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sticide-Free Control of Major Sorghum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245-2020《高粱主要虫害免施农药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高粱种植中虫害防治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通过非化学手段有效控制高粱主要虫害,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粱主要虫害免施农药防控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河北省内高粱的生产过程中的虫害管理。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作物种类,为后续具体措施提供了实施背景。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文件,这些文件为高粱虫害防控提供了基础性的指导原则和技术支持,确保了防控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免施农药防控”进行了定义,即在高粱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而是采用生物、物理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这一定义强调了防控手段的环保特性,是整个标准的核心理念之一。
技术要求
#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环节。标准要求选用抗病虫品种,并进行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处理。温汤浸种可以提高种子活力,增强植株抵抗力;药剂拌种则需选择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农药,以达到预防效果。
# 栽培管理
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对于减轻虫害至关重要。标准建议采取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积累;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虫害发生几率。此外,合理密植也是关键,过密会导致植株间竞争加剧,增加病虫害风险。
#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免施农药防控的核心内容。标准推荐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蜘蛛等捕食害虫,以及释放寄生蜂等方式控制害虫数量。另外,还可以应用植物源杀虫剂如印楝素等天然物质来抑制害虫繁殖。
# 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标准指出可以通过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成虫等物理隔离与诱捕手段减少虫口密度。特别是在苗期阶段,使用防虫网覆盖育苗能够显著降低幼苗受害概率。
# 监测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有助于提前发现虫害迹象。标准要求定期巡查田块,观察植株生长状况及虫情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扩散蔓延。同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监测等新技术提升监测效率。
结语
DB13/T 5245-2020不仅为河北省高粱种植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虫害防控方案,还体现了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趋势。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要求,可以在保障产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