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疗机构冷藏药品温控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储存管理、运输管理、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要求、人员培训与应急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冷藏药品的温控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of Refrigerated Pharmaceutical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医疗机构冷藏药品温控管理规范》(DB14/T 2252-2020)是山西省地方性标准,旨在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地管理冷藏药品的温控工作。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冷藏药品温控管理制度。这包括制定详细的温控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例如,第4.1条指出“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温控管理岗位,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日常监控”。这意味着医院不仅要设置专人专岗,还要确保这些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其次,在设施设备方面,标准强调了硬件配置的重要性。第5.2条规定,“冷藏库房内应安装自动记录温度的仪器,并且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数据”。这一规定不仅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连续性,也为后续追溯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还要求备用发电机组或双回路供电系统以防止停电导致温控失效。
第三,关于运输环节的安全保障,标准提出了具体措施。第6.3条提到,“运输过程中需使用符合要求的保温箱,并且在装车前检查其密封性能是否完好无损”。此外,还要求随车携带温度监测装置以及应急处理工具包等物品,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四,在应急处置部分,标准特别强调了快速反应机制的重要性。第7.4条规定,“一旦发现温控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负责人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这里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通过事先准备充分的预案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最后,为了确保整个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标准还要求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与外部评估活动。第8.1条建议,“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自查,并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这种做法有助于持续改进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冷藏药品温控管理规范》从制度建设、设施配备、流程控制到危机应对等多个维度给出了详尽指引,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方案。医疗机构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该标准,从而更好地保障冷藏药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