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乳用犊牛早期断奶过程中应激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营养供给、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乳用犊牛早期断奶期间的应激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ess Control of Early Weaning in Dairy Cal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6T 177-2021《乳用犊牛早期断奶应激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犊牛早期断奶过程中应激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犊牛早期断奶定义
规程明确指出,早期断奶是指将犊牛从母牛哺乳阶段提前至45日龄左右断奶的过程。这一阶段的犊牛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营养供给和健康管理。
2. 断奶前准备
在断奶前两周,犊牛应开始逐步过渡到固体饲料。规程建议每日增加100克优质精料,并确保饲料适口性良好。此外,应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帮助犊牛适应独立采食的习惯。
3. 环境管理
断奶期间,犊牛生活环境需保持稳定。温度控制在15℃至25℃之间,湿度维持在50%至70%,并定期清理粪便以减少病原菌滋生。同时,保证足够的活动空间有助于缓解犊牛的心理压力。
4. 健康监测
规程要求密切观察犊牛的精神状态、食欲变化及排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特别强调预防腹泻等常见疾病,必要时可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5. 断奶后护理
断奶后的一周内,仍需继续供应高质量的饲料,并适当减少母牛与犊牛接触频率直至完全分离。此阶段还需加强钙磷等矿物质补充,促进骨骼健康成长。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可以有效降低乳用犊牛早期断奶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提高其成活率和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