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母羊妊娠期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环境条件、饲料与营养、日常管理及疾病防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母羊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eeding Management of Ewes during Pregnanc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6T 169-2020《母羊妊娠期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母羊在妊娠期的科学饲养与管理。以下为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条文】5.1 圈舍环境要求:圈舍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控制在10℃至20℃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50%到70%范围内。
【解读】此条规定了母羊妊娠期间适宜的生活环境条件。适宜的温湿度可以减少母羊因极端天气带来的应激反应,保证其身体健康,从而有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清洁干燥的圈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条文】5.3 饲料配比原则: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4%,钙磷比例保持在1.2:1至1.5:1之间,维生素A、D、E供给充足。
【解读】合理的营养配比对于保障母羊及胎儿健康至关重要。粗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对胎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钙磷平衡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形成;而维生素则参与多种代谢过程,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
【条文】5.4 喂养方式:妊娠前期采用自由采食方式,后期实行限量饲喂,每日分两次定时定量投喂。
【解读】妊娠前期自由采食能够满足母羊快速恢复体况的需求,促进胎儿早期发育;进入后期后,由于母羊腹部增大影响消化吸收能力,采取限量饲喂可避免过量进食引发肥胖或难产等问题。分次投喂也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
【条文】5.5 卫生防疫措施:定期清理粪便,每周消毒一次,做好驱虫工作,并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接种疫苗。
【解读】良好的卫生防疫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母羊患病风险,确保其在整个妊娠期内处于良好状态。定期清理粪便不仅能够保持环境卫生,还能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机会;消毒工作则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适时驱虫可以消除体内寄生虫的危害;而疫苗接种则是抵御特定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以上内容涵盖了DB1306T 169-2020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方面,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