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节水小麦品种鉴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鉴定条件、鉴定方法及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节水小麦品种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Water-saving Wheat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340-2020《节水小麦品种鉴定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节水小麦品种的鉴定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节水小麦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鉴定工作。这意味着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种子公司,在河北省内开展节水小麦品种的相关试验时,都必须遵循这一标准。
鉴定指标与方法
# 1. 抗旱性鉴定
抗旱性是节水小麦的重要特性之一。根据标准,抗旱性鉴定主要通过田间观察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田间观察包括植株形态、生长势以及叶片颜色等变化;室内分析则侧重于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渗透压等生理指标。这些数据能够帮助评估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 2. 水分利用效率评价
水分利用效率(WUE)反映了作物单位耗水量所生产的生物量多少。标准提出采用称重法或间接估算法来测量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并计算出各处理间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这对于筛选出高产且节水的小麦品种至关重要。
# 3. 品质特性检测
品质特性主要包括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等项目。标准要求使用近红外光谱仪等现代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快速准确地测定。良好的加工品质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为后续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
数据记录与报告撰写
所有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应当完整保存,并按照规定格式填写相应的表格。最终形成的鉴定报告应包含试验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以及结论等内容。此外,还应对每个参试品种给出明确的评价意见,便于决策者参考选用。
结语
DB1301T340-2020作为河北省节水小麦品种鉴定的技术指南,其制定充分考虑了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需求。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深入理解与实践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节水小麦育种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