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新品种展示的基本要求、场地选择、展示设计、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展示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大豆新品种的展示与推广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ybean New Variety Demonst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339-2020《大豆新品种展示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规范大豆新品种的展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规程要求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需求,选择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豆新品种。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选择了适合本地环境的品种,才能确保展示效果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同时,要保证所选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以及适宜的成熟期。
其次在试验设计方面,规程强调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裂区设计,并设置重复次数以减少误差影响。具体而言,每个处理至少需要三次重复,且小区面积不得小于20平方米。这种严谨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于田间管理,规程指出要按照当地的栽培习惯来进行播种、施肥、灌溉等操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生长周期内要密切关注植株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此外,还应定期记录各时期的农艺性状数据,如株高、分枝数、荚数等信息。
收获阶段则要求统一时间采收,并按小区单独脱粒称重计算产量。同时还要取样测定千粒重、含水量等指标。这些详细的步骤有助于全面评估新品种的表现情况。
最后,在总结评价时,不仅要考虑产量指标,还需综合分析其抗逆性、品质特性等因素。通过对比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可以为后续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之,《大豆新品种展示技术规程》从品种筛选到最终评价都给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于推动大豆产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遵循该规程开展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展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能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