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芽球菊苣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设施要求、种球选择与处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芽球菊苣的工厂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based Production of Chicory Bu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286—2020《芽球菊苣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芽球菊苣工厂化生产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芽球菊苣的种苗繁育、栽培环境、田间管理、采收及包装等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旨在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一、种苗繁育
标准要求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作为种苗繁育材料。种苗培育基质应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保水性,pH值控制在6.0-7.0之间。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的方法,以减少病害发生。播种后保持温度在18℃-22℃范围内,湿度维持在80%左右,促进种子发芽出土。
二、栽培环境
芽球菊苣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为:温度15℃-20℃,空气相对湿度85%-90%,光照强度2万-3万勒克斯。栽培设施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则要加强通风降温措施。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pH值5.5-6.5。
三、田间管理
定植时株行距设定为20cm×25cm,每亩种植密度约为1.3万株。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生长期需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3次,每次每亩用量约15kg。水分管理要遵循“见干见湿”原则,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发生。定期检查植株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防治手段。
四、采收与包装
当芽球直径达到3cm以上时即可采收。采收应在清晨进行,使用干净锋利的刀具从基部整齐切除,防止机械损伤。采收后的芽球应及时预冷至4℃以下,并按照大小分级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标识清晰准确,注明产地、生产日期等内容。
五、质量要求
成品芽球菊苣的质量指标包括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三个方面。感官品质要求色泽鲜亮、形态完整、无病斑虫害;理化指标要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硝酸盐含量≤430mg/kg;卫生指标要求铅、镉、汞等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均不得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六、其他注意事项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可追溯。定期对员工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处置废弃物,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总之,《芽球菊苣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为芽球菊苣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