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架构、网络设施、感知设施、计算与存储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智慧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 Smart Tourist Attrac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276-2020智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指南》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智慧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体要求
标准指出,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将游客体验放在首位,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注重能源的有效利用。
二、网络设施建设
1. 有线网络
标准要求景区内主要区域需覆盖高速有线网络,传输速率不低于100Mbps。这为实现信息快速传递提供了基础保障,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2. 无线网络
推荐使用Wi-Fi 6技术构建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应达到90%以上。同时建议设置多个接入点以保证信号强度均匀分布,避免盲区出现。
三、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作为整个智慧系统的核心部分,其选址至关重要。标准强调应选择地势较高且远离水源的地方建立机房,并采取防火防潮措施。此外还规定了供电、制冷等配套设备的具体参数要求。
四、智能监控系统
对于视频监控而言,分辨率不得低于1080P,并且需要支持夜视功能。所有摄像头的位置布置应当合理,能够全面覆盖景区重点区域如入口、出口及人流密集处。另外,还需配备录像存储装置,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
五、应急广播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紧急情况下发布通知或疏散指示。标准提出,在主干道两侧每隔50米安装一个扬声器,并确保音质清晰可辨。同时要求控制器具备自动检测故障并报警的功能。
六、停车场管理系统
针对停车难问题,本标准提出了智能化解决方案。例如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实现车辆进出自动化管理;通过手机APP查询车位状态;设置反向寻车服务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停车场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
七、环境监测装置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标准特别提到要在适当位置安装空气质量传感器、噪声计等仪器来实时监测周边环境状况。一旦发现超标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
综上所述,《DB13T 5276-2020智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指南》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流程和技术指标,有助于推动旅游业向更加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