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焦油中苯、甲苯、苯酚、萘、芴、菲、蒽、芘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本文件适用于煤焦油中上述成分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Benzene, Toluene, Phenol, Naphthalene, Fluorene, Phenanthrene, Anthracene and Pyrene in Coal Tar -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254-2020《煤焦油 苯、甲苯、苯酚、萘、芴、菲、蒽、芘的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用于规范煤焦油中特定多环芳烃及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标准规定了样品应从煤焦油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集,并要求样品具有代表性。采样时需使用清洁的玻璃容器,避免引入污染物质。样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保持密封,防止挥发损失。对于样品的预处理,需通过适当的过滤装置去除机械杂质,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条件
气相色谱仪的配置是关键,包括毛细管柱的选择(如极性或非极性柱),载气种类(通常为高纯度氮气或氦气)以及流速设定。温度程序升温方案的设计直接影响各组分的分离效果,初始温度不宜过高以避免目标物分解,升温速率则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最终温度需保证所有目标物完全出峰。
定量分析
采用外标法定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即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绘制校准曲线来确定未知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此外,内标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高定量的精确度。对于复杂基质中的痕量分析,可能还需要考虑基线漂移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数据处理与报告
测试完成后,需对所得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信号积分、峰面积计算等步骤。最终报告应当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信息:样品名称、采集日期、检测日期、使用的仪器型号、操作条件、标准曲线方程、各成分的具体含量及其不确定度范围等。
以上内容涵盖了DB13/T 5254-2020标准的核心部分,旨在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正确执行煤焦油中指定有机物的气相色谱测定工作。严格按照此标准操作不仅能够获得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也有助于保障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