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烤烟烟叶生产信息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信息采集与记录、信息处理与应用、信息安全与保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地区烤烟烟叶生产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Baoshan Flue-cured Tobacco - Part 33: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Tobacco Leaf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50.33-2021《保山烤烟》第33部分“烟叶生产信息管理”是一项专门针对云南省保山市烤烟生产过程中信息管理的技术规范。这一部分的内容旨在通过科学的信息管理手段,提高烟叶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信息采集范围与内容
该部分明确指出,烟叶生产信息的采集应覆盖从育苗到收购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育苗阶段:记录育苗时间、地点、品种、数量以及使用的基质材料等信息。
2. 移栽阶段:登记移栽日期、密度、株行距等数据。
3. 田间管理阶段:跟踪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
4. 采收阶段:记录采收时间、方式及分级标准等。
5. 烘烤阶段:记载烘烤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变化曲线等。
6. 收购阶段:统计收购数量、等级比例等相关信息。
这些详细的数据收集有助于全面掌握烟叶生长发育状况及其品质特性,为后续加工提供可靠依据。
二、信息记录要求
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规范》提出了严格的信息记录要求:
- 所有记录必须由直接参与工作的人员完成,并且需要签字确认;
- 使用统一格式的表格或电子系统录入相关信息;
- 定期检查核实已录入的数据是否完整无误;
-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更正并保存修正后的版本作为历史档案留存。
三、信息存储与共享机制
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本标准还强调了建立完善的信息存储体系的重要性:
- 各级单位应当配备专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各类原始资料;
- 制定合理的权限管理制度以保证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 鼓励不同部门之间开展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劳动。
此外,《规范》还提倡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构建智能化平台,可以实现对整个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数据整合与深度挖掘,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保山烤烟 第33部分 烟叶生产信息管理》不仅为当地烟草行业制定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全国范围内其他地区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