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在地球物理勘查中的技术要求,包括仪器设备、野外工作方法、数据处理与异常解释等。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进行的各类地球物理勘查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ound Electrical Sourc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in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106-2021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TEM)在地球物理勘查中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及质量控制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工作准备阶段
根据标准第5.1条,勘查前应充分收集测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已有资料等信息。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基础资料直接影响到勘查方案的设计和仪器参数的选择。例如,在山区作业时需考虑陡坡对设备运输的影响;而在平原地区则更关注土壤电阻率的变化对信号衰减的影响。
数据采集
标准第6.3条指出,采集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并且每个测点至少重复测量三次以确保数据可靠性。此外,还强调了野外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比如保持发射线圈与接收探头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偏差。
数据处理与解释
第7.2条规定了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去噪、归一化以及滤波等步骤。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建议采用多维反演算法来提高模型精度。同时,为了保证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所有处理过程都应当记录完整的工作日志。
质量控制
在质量控制方面,标准特别提到每完成一段工作后都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并邀请第三方机构开展外部检查。任何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均需重新执行直至达到合格标准为止。另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将所有的原始数据、中间产物以及最终报告妥善保存至少五年以上以便日后查阅。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41/T 2106-2021》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分析整个流程的技术细节,而且非常注重实际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科学严谨、实事求是。这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