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校园气象站的选址、设备配置、安装要求、数据传输与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各级各类学校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Campus Meteorological 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093-2021校园气象站建设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河南省校园气象站建设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在提升校园气象监测能力、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选址要求,标准明确指出校园气象站应选择地势平坦开阔、远离高大建筑物和树木的地方,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站址周围不应有影响风速风向测量的障碍物,且距离铁路至少100米,公路至少30米。这一规定旨在避免人为因素对气象数据造成干扰。
其次,在设备选型方面,标准强调传感器的选择要符合精度等级要求。例如,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应在-40℃至60℃之间,精度不低于±0.5℃;湿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至100%,精度不低于±3%。此外,还需配备雨量计、风速风向仪等基本设备,并确保所有仪器均具备防雷击功能。
再者,对于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要求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分钟一次,数据存储时间不少于一年。通信方式可采用无线或有线,但必须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系统仍需保持正常运行,及时上传数据。
另外,关于维护管理,标准特别提到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面检查,包括校准仪器、清理传感器表面灰尘等操作。并且规定每个站点都应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内容涵盖安装日期、设备型号、维修保养情况等信息,以便日后查阅和追溯。
最后,针对人员培训,标准建议学校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培训课程,熟悉气象基础知识及设备使用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水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发挥校园气象站在教育科研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