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河口大米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黄河口大米。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Yellow River Estuary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黄河口大米是山东省东营市特产,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DB37/T 4320—2021对产品的定义、地域环境、栽培技术、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下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黄河口大米是指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为依托,选用特定品种的水稻,在该区域内种植并加工而成的大米。这不仅强调了地理环境的重要性,还突出了品种选择的关键作用。
关于地域环境,标准要求种植区域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具有独特的盐碱地土壤特性。这种土壤富含矿物质且呈弱碱性,有利于水稻根系发育和营养吸收。同时,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使得土地肥沃,为优质稻米生产提供了良好基础。
在栽培技术方面,标准规定了育秧方式应采用工厂化育秧或抛秧技术,以确保秧苗整齐健壮。播种时间通常安排在每年5月上旬至中旬之间,收获期则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此外,灌溉水源必须使用黄河水,并且整个生长周期内不得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以保持生态友好型农业模式。
对于产品质量要求,黄河口大米的外观应当晶莹剔透,色泽洁白如玉;煮熟后饭粒饱满分明,口感软糯适中而不粘腻。其主要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含量≤14.5%,垩白度≤10%,直链淀粉含量18%-22%。这些参数直接反映了大米的新鲜程度与营养价值。
检验方法上,水分测定采用GB/T 5497中的烘干法;垩白度测量按照NY/T 403的规定执行;而直链淀粉含量检测则依据GB/T 17891的标准操作流程。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手段可以保证每一批次产品都符合上述质量标准。
总之,DB37/T 4320—2021作为黄河口大米地理标志产品的地方性法规,从多维度规范了这一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流程与品质保障体系,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