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内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及成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303—2021《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规范》是由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促进工业用地高效配置和合理使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术语和定义
1. 集约利用:指在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出效益。
2. 土地利用效率: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评价指标体系
1. 经济效益指标
- 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反映单位面积土地上产生的经济价值。
- 单位面积税收贡献:衡量工业用地带来的财政收入水平。
2. 社会效益指标
- 就业吸纳能力:评估工业项目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
- 技术创新能力:考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及专利数量等。
3. 资源环境影响指标
- 能耗水平:监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
- 污染排放强度:统计污染物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关系。
四、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价活动。首先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然后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各项指标得分,并结合专家意见综合评定工业用地的整体集约利用状况。
五、结果应用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调整供地政策、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来推动工业用地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同时也要定期复查评价结果以确保持续改进效果。
以上是关于DB37/T 4303—2021《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规范》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能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