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毛蚶浅海底播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选择与投放、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海域内毛蚶的浅海底播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callop (Scapharca subcrenata) Bottom Culture in Shallow S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373—2021毛蚶浅海底播养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毛蚶浅海底播养殖的技术规范,为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准备
根据标准第4.1条,养殖场地应选择在潮间带或浅海区域,要求水深不超过15米,潮流畅通且水质清新无污染。具体来说,海水盐度应在15‰至35‰之间,pH值保持在7.8-8.6范围内,溶解氧含量不得低于5mg/L。同时,底质以泥沙混合型最佳,需定期监测环境因子变化,确保符合毛蚶生长需求。
二、苗种选择与投放
标准第5.2条规定了苗种的选择标准:要求壳长达到1cm以上,个体均匀,无病害迹象。在投放过程中(见第5.3条),建议采用“分批分层”的方式,每平方米控制在1000-1500粒左右,确保密度适中有利于生长发育。此外,在投放前应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并记录来源地及时间等信息以便追溯管理。
三、日常管理措施
按照第6章的要求,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水质调控、饵料供给以及病害防治三个方面。水质调节方面,需定期检测各项指标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稳定状态;饵料供给则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投喂量,一般春季增加至每日两次,秋季减少至一次即可;对于病害防控,则强调预防为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处理,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备案。
四、收获与加工
最后,在收获环节上(参照第7章),当毛蚶达到商品规格时应及时采收,通常情况下壳长达3cm以上即视为成熟。收获后需经过清洗、分级等初步加工程序才能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生产周期内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21/T 3373—2021毛蚶浅海底播养殖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选址到最终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应用,这对于推动我国贝类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