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玉米生产中主要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Corn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1418—2021《玉米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生产中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措施。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病害防控
5.1.1 选用抗病品种
该条款强调在种植前应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且具有较高抗病性的玉米品种。这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病害发生率,还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例如,对于大斑病高发区,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郑单958等品种。
5.2.3 生物防治
提倡利用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对玉米丝黑穗病等真菌性病害进行预防。这些生物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或产生抗菌物质来控制病原菌数量,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绿色防控理念。
虫害防控
6.1.2 种子处理
要求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推荐使用吡虫啉、噻虫嗪等高效低毒杀虫剂。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治苗期蚜虫、蓟马等害虫,保障幼苗健壮生长。此外,还应注意控制用药浓度,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药害。
6.2.4 性诱剂诱捕
建议在成虫羽化高峰期设置性诱剂诱捕器,特别是针对玉米螟等钻蛀性害虫。此方法不仅能减少害虫基数,还能降低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护天敌昆虫,维持农田生态平衡。
杂草防除
7.1.1 机械除草
提倡采用机械深耕翻地的方式清除杂草,特别是在玉米播种前进行一次彻底的土壤耕作。这种物理方法简单有效,能显著减轻后期化学除草的压力,同时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玉米根系发育。
7.2.2 安全间隔期
明确指出除草剂使用后需遵守安全间隔期才能收获玉米。例如,草甘膦类除草剂通常要求至少间隔20天以上。这一规定有助于防止农产品中残留超标,确保食品安全。
综合管理
8.1.1 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的病虫草害监测网络,定期调查田间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过科学预测病虫害发展趋势,指导农户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8.2.3 培训与宣传
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普及绿色防控知识和技术要点。组织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农户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广泛应用。
总之,《玉米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玉米生产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案,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各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技术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