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工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浇筑、养护及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ady-Mixed Concrete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362—2021水工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水工预拌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运输和交付等内容,在水工建筑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4.1原材料
4.1.1水泥应选用符合GB 175规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级,并且要求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均需满足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这一规定确保了水泥的质量稳定性,为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提供了基础保障。
4.1.2骨料的选择至关重要。细骨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其含泥量不得超过3%;粗骨料则应选择质地坚硬、清洁无杂质的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且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0%。通过严格控制骨料的质量,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
5.1配合比设计
5.1.1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水胶比,一般情况下水胶比不应大于0.55。同时,单位体积用水量应控制在170kg/m³至200kg/m³之间,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良好,又能避免因过量加水而导致的强度下降。
6.1搅拌与运输
6.1.1搅拌站应配备先进的计量设备,确保各种原材料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准确计量。此外,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80秒,以保证混合均匀。
6.1.2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和坍落度损失。例如,使用搅拌车运送时,车厢内壁应保持光滑整洁,装料前应将车厢湿润但不得积水,卸料时要缓慢平稳操作,避免剧烈晃动。
以上只是对部分条款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全面考虑。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DB21/T 3362—2021标准。